2021年11月

IZA DP No. 14852:研发补贴的挪用:评估片面不遵守的治疗效果

在评价研发补贴的有效性时,文献关注的是潜在的挤出效应,而完全忽略了道德风险行为导致的公共资金挪用的可能性。本研究建立了一个识别挪用的理论框架。利用2001-2011年中国企业层面的数据,我们发现盗用是一个主要威胁。42%的资助单位将研发补贴用于非研究目的,占研发补贴总额的53%。第二步,我们研究了由于挪用而导致的研发补贴在刺激研发支出方面的有效性损失。我们通过使用有意对待(ITT)估计器估计存在挪用情况下研发补贴的因果效应,并使用编译者平均因果效应(CACE)将其与理想情况(无挪用情况)进行比较,来衡量有效性损失。我们发现,在不挪用资金的情况下,中国的研发政策在促进研发方面的效果可能是美国的两倍多。研发支出可以在补贴金额(附加性)之外得到刺激,但不合规行为导致了中等强度的部分挤出效应。我们发现不同时期、补贴规模、行业和所有权的待遇存在显著异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年的政策改革之后,效率的损失有所减少。 Nevertheless, the misappropriation of public funds considerably undermines the impact of R&D policies in China.